今年是脱贫攻坚年,为带群众致富,贵州红天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积开展产业扶贫,在毕节市织金县自乡和龙场镇种植了两千多亩早熟马铃薯,作为马铃薯产业化示范点。进入四月,由于气候等原因,上百亩马铃薯患上了晚疫病,威胁着整个示范点的马铃薯生长。
马铃薯晚疫病是由高等真菌引发的病害,病体部位产生的孢子囊能借助气流及雨水进行传播,传播速度较快。从植株的叶片开始发病,可导致叶片枯萎,失去生理作用,直至蔓延整株,停止生长或死亡,造成减产甚至无收。针对这一情况,市农机研究所高度重视,组织科技人员,带上新引进的MG—1S型植保无人机等设备,与毕节市植保站专家于近日在自乡和龙场镇接壤的干河坝早熟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开展了马铃薯晚疫病无人植保机飞防作业。
在作业中,只见无人机不停地按预设的轨迹来回穿梭,快捷地将一箱一箱药液带上空中。药液经过高压喷头成雾状喷出,在旋翼的作用下,均匀地洒向马铃薯叶面。仅仅半天时间,无人机就完成了疫区马铃薯的防治工作,保障了示范区马铃薯的正常生长,为我市农机化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引导作用。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408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