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17年马铃薯大会暨·贵州(毕节)马铃薯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贵阳召开
壮大马铃薯产业优势,助推脱贫攻坚。6月5日,毕节市政府和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在贵阳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由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毕节市人民政府和贵州省农委承办的2017年马铃薯大会暨·马铃薯产业博览会将于2017年6月18—20日在毕节市召开。贵州省农委总农艺师黄俊明,毕节市委常委、副市长王一民,毕节市政协副主席、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波,毕节市政协副主席付业春,毕节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郑荣,毕节市农委主任卢瑶等同志出席会议,并就本届马铃薯大会筹备情况、贵州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及助推脱贫攻坚等问题与记者进行交流。
毕节是贵州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于1988年6月由国务院批准建立贵州省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为探索精准扶贫道路,近年来毕节市在产业扶贫上推出了“4321工程”,确定了以马铃薯、经果林、畜牧业等为主的扶贫产业。毕节市地处黔西北高寒山区,光照充足、相对高差大,马铃薯种植优势得天独厚,鲜薯供应周期长,产量高、品质好,是规划的马铃薯主产区和优势区。近年来,毕节市与省内外各大院校加合作,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
目前,毕节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520.48万亩,产量718.30万吨;建成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13个,年交易能力为16.28万吨;有马铃薯加工企业6家,马铃薯专业合作社52家,5个马铃薯商标注册成功,“威宁洋芋”获地理标志认证,威宁自治县获“南方马铃薯之乡”称号。2016年,全市共建马铃薯种薯及商品薯扶贫基地193.68万亩,扶持带动贫困村795个,带动贫困人口24.82万人。据估算,马铃薯产业收入在威宁自治县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左右。
毕节市委常委、毕节市副市长王一民在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毕节试验区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借2017年马铃薯大会在毕节市召开的契机,毕节将重点“实施五大工程、建设五大体系”促进毕节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即马铃薯良种繁育、规范化生产、优质专用薯、品创建、加工增值等五大工程,加科技创新、良种繁育、精深加工、标准化、市场营销等五大体系建设。同时,欢迎社会各界到毕节这一令人关注的政治政策高地、资源富集的宝地、四通八达的交通要地、商机无限的投资福地投资兴业!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273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