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泽西有机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泽西公司)食品包装车间里,身穿绿色工作服、戴着口罩和帽子的员工,正在加班加点地包装土豆粉丝产品。
“我们的产品销量很好。快过年了,要给各大商场超市、餐饮场所备足货。”泽西公司总经理朱平如是说。
朱平是土生土长的巴里坤县石人子乡石人子村人,在他的家乡几乎家家种土豆、人人吃土豆。遇到行情好时,土豆就成了“金蛋蛋”;但像2009年行情不好时,有些土豆发霉出芽了都没人要。那时,看到村民们为此茶饭不思,朱平就琢磨着,怎么样能让土豆升值呢?
朱平从一袋方便面得到了启发,要让土豆升值,就要延长产业链,大力发展土豆精深加工,实现由简单粗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朱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公斤土豆市场批发价在1元左右,5公斤土豆能出一公斤淀粉,这其中的利润每吨1500元左右,再把淀粉加工成粉丝,一袋80克的水晶粉丝,超市售价是2.5元,价值就又提升了。
有了思路,朱平立刻行动,带着团队一边去内地考察、做市场分析,一边开始购置深加工设备。
2014年,泽西公司投资1200万元,其中市、县财政给予泽西公司130万元帮扶资金,建成了年产3000吨马铃薯粉条(丝)的加工厂,主要生产马铃薯水晶粉、韭叶粉皮等15个品种的产品。目前,泽西公司每天生产上千件各品种桶装、袋装粉丝,产品远销郑州、乌鲁木齐等地。
“巴里坤县地处天山北坡,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同品种的土豆在巴里坤生长,加工成淀粉的出粉率要比平原地区的高出2%,而且这里的土豆口感又沙又甜。”说起家乡的土豆,朱平满脸自豪。
正因如此,泽西公司的土豆粉也赢得了顾客及专家的认可。在2017年11月举办的第八届新疆农产品北京交易会上,泽西公司“石奶奶”粉丝喜获“金奖”。土豆升值了,种植土豆的农牧民,钱包也慢慢鼓了起来。
巴里坤县石人子乡石人子村村民褚学军家的20多亩土地,以前是种植土豆的,收入不稳定。现在,他家以每亩400元的价格流转给了泽西公司。除了流转费用,褚学军还在泽西公司土豆种植基地干农活,每月能有3000多元的稳定收入。“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了,我4月-11月给合作社打工还有收入,家里的日子比以前过得更好了。”褚学军说。和褚学军一样,还有500多户农民的3500亩土地被泽西公司流转了过来,农户不仅有流转费,还可以在种植基地打工,每天的工资是130元。
据了解,泽西公司的土豆种植基地已形成了“合作社+基地+龙头企业”的经营模式。近年来,哈密市大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企业、合作社带动农牧民增收的能力进一步增。 “2018年,我还有两项计划,一是完成淀粉加工厂设备的安装,能够直接把土豆加工成淀粉,省去中间环节,真正形成土豆种植、生产、深加工一整条产业链;二是降低产品运往内地的物流成本,进一步打开内地市场,带动更多农牧民增收奔小康。”朱平信心满怀地说。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246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