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市农业部门有这么一个人,大家都亲切的称呼他为“拿着工资的农民”,他研究马铃薯种植30多年,如果不是经人介绍,可能很多人想不到他会是一位在全省乃至东北地区都非常著名的脱毒马铃薯研究专家。他就是我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姜洪伟。
姜洪伟长期坚持工作在实验室和农村田间地头,多年来带全所科研人员,刻苦钻研,使一个条件简陋、基础薄弱的市级科研单位成为国家和省试验基地。他导的科研项目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及综合配套技术得到国家农业部、省科技厅的认可和支持。姜洪伟多年来承担国家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项目,积引进、培育、筛选国内外优良马铃薯品种资源50余种,向推广脱毒种薯20余种,每年向山东、辽宁、吉林、内蒙、河北等各地提供优良脱毒种薯500万斤,累计推广面积100多万亩,为种植区的农户调整产业结构、高产高效作出了很大贡献,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多年来,姜洪伟总结出了一整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建立并完善了黑龙江省东北部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建立健全了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使我市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产量不断提高。其中,自主研发的“喷雾式无土生产脱毒小薯”技术,平均单株产小薯100至120粒,此项技术已达到国内先水平,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我市马铃薯项目也先后多次荣获省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多次荣获省农业“丰收计划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因此也被省科技厅认定为“黑龙江省马铃薯脱毒种薯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和“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及综合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技术依托单位,同时,被作物协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吸纳为“团体会员”单位。今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又确定了新的工作目标,那就是结合我市生态农业的发展,研究优质蔬菜品种,目前已新建10个大棚,引进并种上了黄瓜、芹菜、西红柿、辣椒、油麦菜等各种绿色蔬菜。
自从当选市政协委员以来,姜洪伟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他积参加政协的会议和各项活动,积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作为政协委员,他积配合政协调研活动,还经过深入调研提出了《焦聚生态农业 对我市设施农业发展的若干建议》的提案,并在市政协会议上作专题发言,受到与会委员的好评。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216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