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黄平县旧州镇大碾房村以农村“党建引产业”为抓手,围绕“筑牢基层党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稳定农民收入”这一主线,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订单农业上下功夫。结合该村土地普遍适合种植各种蔬菜的实际,村“两委”班子与合作社共同研究,带动村民大力发展马铃薯,2018年仅马铃薯产业带动农民户均增收1200元。
“2019年,是实现同步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得干出一番新业绩来。”大碾房村党支部书记石正勇心头满是责任感和紧迫感。
产业扶贫,是大碾房村近年来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石正勇介绍,近年来,大碾房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党支部负责动员贫困户回加入合作社,合作社吸纳贫困户种植马铃薯,通过合作社销售渠道,带动农户种植产品外销,实现双赢。
巩固脱贫成果与产业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乡村振兴需要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壮大。大碾房村新农源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田仁福说:“这两年来,大碾房村立足生态、土地等资源方面的优势,抢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机遇,不断发展马铃薯等蔬菜特色产业,促进产业的升级发展,脱贫攻坚取得一定的成效。”
谈到2019年马铃薯种植时,田仁福说,“大碾房肥沃的土壤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比较适合马铃薯孕的种植,合作社已经种植马铃薯120亩,带动农户种植面积300余亩,每亩产值约在4000元左右,预计马铃薯一项可为大碾房村增收120万元以上。”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488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