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省庄浪县马铃薯种薯脱毒繁育中心的一间大棚里,有一大片罗列整齐的细小喷头,曾经种在地里只能与泥土为伴的土豆幼苗,现在则可以在这间现代感十足的“大浴室”里享受洗“营养澡”的待遇。
“专业人员调配制作好营养液后,通过这些喷头直接将营养液雾化喷洒在土豆幼苗的根系上,这样可以达到大化吸收的目的,这就是土豆幼苗培育的‘雾培法’技术。”种薯繁育中心主任吴永斌说。这个大棚是甘肃省个马铃薯幼苗“雾培”基地。
吴永斌表示,初农户在进行马铃薯培育时,是将市场中的商品薯进行切块,将带有根芽的部分直接埋种在地里,“这样的种植方式没有经过任何脱毒处理,带有病毒的根芽生长很容易导致马铃薯品种退化,品质与产量都会下降,比较落后。”吴永斌说。
但自从繁育中心在2016年引进土豆幼苗“雾培法”技术后,之前幼苗繁育周期长、用苗量大、效率低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喷雾技术真正实现了土豆从幼苗到结薯过程的“无土栽培”,之前传统基质栽培一亩约需12万株幼苗,现在每亩仅需1万株且平均单株结薯40粒左右,是之前的20-30倍,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了土豆生产的自动化、规模化和标准化。
繁育中心研究员贺晓霞说:“‘雾培法’目前在国内也是比较先进的技术,它可以摆脱马铃薯幼苗生长的温度限制,以前使用蛭石法一年只能长1茬,使用雾培法后从幼苗到结薯快仅需要40至50天,一年可以收获2-3茬。”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445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