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救命薯”到“致富薯”——贵州省毕节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纪实 山高坡陡,海拔高,气候冷凉,是人们对地处黔西北的毕节市自然气候的总体印象,也正因为如此,过去人们总是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来形容毕节,高寒、贫穷落后几乎成为了这里的代名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以来,毕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在依靠科技发展粮食生产、稳步解决温饱的基础上,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培育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不断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使山区迅
...
查看详细>>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279人参与